“筠韵青春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科技赋能心理关怀,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 时间:2025-07-19 点击数:

2025 7 18 日,宜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王星捷、党委副书记万敏团委副书记刘利红带领“筠韵青春队”走进筠连县筠连镇玉壶社区,开展“房树人”心理绘画课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业座谈会。此次活动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基层实践融合为目标,巧妙融入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元素,通过艺术疗愈与科技手段的有机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彰显了学院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创新探索与责任担当。

上午 9 时,玉壶社区活动室内,一场融合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房树人”心理绘画课正式开启。万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绘画投射理论,她巧妙地将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图像识别与分析理念引入其中,引导孩子们通过画作表达情感。“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图像就像是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窗户,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图像的特征来了解背后的情感和想法。房子代表家,树是成长的象征,人则反映你的内心……”她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对绘画与心理的关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孩子们手持画笔,专注地在画纸上勾勒出心中的世界。一名儿童兴奋地举起画作:“我的树画得特别高,因为我想像它一样勇敢!”实践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运用便携式图像扫描设备协助扫描绘画作品,并利用自主研发的简易心理健康分析小程序,对画作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进行分析。

下午 14时,结业座谈会在社区会议室举行。会议由万敏主持,她回顾了团队 10 天来的实践成果,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专业特色与实践能力。共青团筠连县委副书记李玉表示活动中感受到宜院学子的奉献与团结,同学们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校地情谊长存,共同开展更多富有成效的合作项目。筠连镇党委副书记苏位鸿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同学们把筠连的拼搏精神带回校园,将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思维和技术方法运用到学习和研究中,以青春之力守护家国。

王星捷在总结中强调,筠连之行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也让我们看到了基层治理的智慧和需求。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的专业优势,与筠连共建合作品牌。探索人工智能在农业、旅游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校地合作常态化、深度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此次活动是宜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学院将依托专业优势,持续深化与筠连县的合作,以科技为笔,以青春为墨,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人:付子越/刘利红 审稿人:文广/王星捷


Copyright© 2020-2025 宜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31-3545070,通信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酒圣路8号(64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