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年教学工作简报
(第 28 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5年10月20日

宜宾学院“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课程特邀行业专家授课
为深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学生对行业前沿技术应用的认知,搭建校企人才培养沟通桥梁,2025年10月20日,宜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特邀宜宾市气象局郭银尧高级工程师,在临港校区一期8307教室为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学生带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专题授课。本次授课是“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有效衔接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

授课过程中,郭银尧高级工程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气象行业实践经验,从数据处理与天气预报的发展、大数据在气象行业的应用、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探索三个核心维度展开讲解。在“数据处理与天气预报的发展”板块,他重点强调数值预报是近百年气象行业最重大的成就,系统阐述了数值预报技术从萌芽到成熟的演进历程及其对气象预报精准度提升的革命性意义;同时深入解析数据同化技术如何通过整合多源观测数据,为预报模式提供高质量初始场,筑牢气象预报的核心技术支撑。
针对“大数据在气象行业的应用”,郭银尧高级工程师聚焦“地球系统无缝隙智能预报”和“深入百态的气象服务”两大方向。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大数据技术如何打破传统气象预报的时空局限,实现从短期到长期、从局地到全球的全尺度、无缝隙预报;同时详细介绍大数据在农业防灾、交通调度、生态保护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气象大数据的社会价值。
在“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探索”部分,郭银尧高级工程师梳理了预报大模型的发展脉络,从早期机器学习模型到当前深度学习大模型的技术迭代,分析了不同阶段模型的优势与应用瓶颈;并通过“预报大模型全景图”,直观呈现了大模型在气象要素预测、极端天气预警等场景的应用架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系统认知。
本次授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郭银尧高工巧妙的设计了纸飞机飞行的着陆点预测等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们专注听讲,积极参与互动提问,就气象数据处理难点、预报大模型训练逻辑等问题与郭银尧高级工程师深入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课后学生反馈,通过本次授课,不仅系统掌握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逻辑,更对“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实战性有了深刻理解,有效拓宽了专业视野。
此次特邀行业专家授课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育人价值。一方面,它搭建了高校与行业之间的知识传递桥梁,将气象行业最新的技术应用成果引入课堂,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行业实践案例不足的短板,助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行业专家的现场讲解与经验分享,帮助学生提前洞悉行业发展趋势,明确专业知识学习的重点方向,为后续专业学习、实习实践及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宜宾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撰稿:王毓乾
审稿:李朝荣